

豫公網安備 41152702000118號
豫ICP備09002785號-3
標 題: 淮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淮濱縣推進縣域城鄉交通運輸 一體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索 引 號 : 123-1405-2023-00003 | 公開形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成文時間 : 2023-03-09 |
發布日期: 2023-03-09 | 信息來源 : 政府辦公室 |
淮政辦〔2023〕6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淮濱縣推進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淮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8日
淮濱縣推進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
實 施 方 案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也是河南省全面建成交通強國試點的重要機遇期,更是淮濱縣建設“濱淮福地·臨港強縣”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根據河南省委、省政府、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等系列部署,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現就推進全縣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兩個確保”,緊扣“十大戰略”,按照路運并舉、客貨兼顧、運郵結合、交旅融合的要求,完善城鄉交通基礎設施,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增加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以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創新推進“一點多能、一網多用、資源共享、深度融合”的農村客貨郵融合,著力推進交通運輸與旅游等關聯產業及要素資源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二、基本原則
城鄉一體、便民惠民。聚焦農村客運和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提高城鄉客運服務質量和農村物流服務效率,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區差異,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城鄉交通運輸公益屬性,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鼓勵社會參與,激發企業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融合共享、創新發展。加快推動城鄉交通運輸與特色產業、旅游、電商、郵政、快遞、供銷等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和融合發展。鼓勵新業態創新發展,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物流配送綠色化、集約化轉型。
三、工作目標
到2023年,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城鄉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結構更加完善,銜接更加順暢,運輸供給質量更加高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支撐作用更加明顯,群眾認可度、滿意度顯著增強。
——城鄉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更加深入。城鄉交通運輸體制機制、基礎設施、運力資源、運輸信息深度融合。
——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緦崿F鄉鎮通二級公路、建制村通路面寬4.5米以上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城鄉客運公共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建制村通客車比例保持100%;建制村最多一次換乘到達縣城比率達到100%;公交化的客運班線準點率80%以上,每班次可期度達到10分鐘以內;新增城鄉客運車輛新能源車輛比率達到70%以上,推廣應用新型貨運新能源車輛;農村客運服務水平群眾滿意度達到80%以上。
——城鄉農村物流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建設或改造集運輸組織、倉儲服務、信息交換、物流分撥等功能于一體的縣級農村物流中心;新增一批兼具客貨郵等多種功能的鄉鎮運輸綜合服務站,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更加完備。農村物流服務覆蓋鄉鎮、建制村比例達到100%;建制村直接通郵率保持100%;快遞進村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實現縣域范圍建制村配送24小時送達。
——城鄉交通運輸科技含量持續提升。支持縣級農村物流中心或農村物流龍頭骨干企業建設的農村交通運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接入省綜合交通運輸管理服務平臺;客運信息化、公交智能化、物流網絡化、場站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公交車輛智能視頻位置實時查詢、約車包車、定制客運等“一站式”出行服務。鼓勵通過電話預約、網絡平臺一鍵叫車等方式,為農村地區老年人提供便捷叫車服務。完善城鄉客運價格形成機制,建立群眾可承受、財政可負擔、運營可持續的票制票價體系,構建普惠便民的城鄉出行服務系統。
——城鄉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鄉交通運輸企業雙重預防體系,按照“五有”標準建設并實現全覆蓋,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明顯減少??h道、鄉道和通客車村道安全隱患治理處置率達到100%。
四、重點任務
(一)全面提升城鄉路網通達能力。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路網布局,優化路網結構,整合全縣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城鄉客運、農村物流、郵政快遞、交通數據信息,以及公路服務、司機之家和以黃砂運輸與交易等為代表的相關產業資源,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形成縣域內以鄉鎮為區域中心、建制村為節點,覆蓋廣泛、互聯互通的農村公路網。加強農村公路與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強縣界、鄉界、村界農村公路的連接互通,通村公路與村內主干道的連接。規劃建設48處服務設施,其中包括公路服務區1處、停車區2處、公路服務站6處、休息區5處、黃砂交易中心9處、公路養護中心7處、鄉鎮綜合服務站15處、公路超限檢測站3處。
(二)全面提升城鄉客運服務水平。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道路客運企業和車輛管理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9〕62號)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 河南省公安廳 河南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全面整治客車掛靠或變相掛靠經營實施方案和全面取消800公里以上道路客運班線實施方案的通知》(豫交規〔2019〕5號)精神,以“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建設為基礎,開展農村客運服務提升工程。整合縣域內城鄉客運經營主體,實現公司化經營“五統一”,從源頭上消除城鄉客運安全隱患。通過治理,逐步形成線路經營權明晰、車輛產權清晰、公交票價惠民、企業管理規范、人員素質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安全制度落實到位的城鄉道路旅客運輸健康發展新格局。
1.資源整合。當前,全縣現有城鄉客運班線13條,城鄉班線車輛78臺,其中已達報廢期限30臺,近兩年之內報廢的31臺,3至4年之內報廢的17臺。由信運集團淮濱客運公司逐步收回現有城鄉班線經營權限,對車輛經營權期限未到期且正常運營的,按折舊年限,根據相關規定和周邊縣區先進經驗,由交通部門按照上級規定依法依規回購。全面發揮城鄉公交公益屬性,實施公司化經營,公交化運營,逐步與城市公共交通實現一卡通行。
2.公車公營。對全縣農村城鄉客運班線重新規劃,合理布局,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客車,成熟一條啟動一條。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復制推廣經驗,以良好的社會服務效果,滿足人民群眾對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需求。
3.購置車輛。參照潢川、新縣、固始、光山等周邊縣區做法,結合我縣實際,2023年計劃投入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車60臺,后期根據運力及客流量上升情況,適時增加車輛。
4.資金籌措。對車輛回購、新車購置等資金采取包裝項目,申請專項債或爭取PPP項目,以及企業按揭貸款,政府貼息等方式,政府投入一部分,爭取項目貸款一部分,企業自籌一部分解決。
5.運營補貼??h政府每年根據車輛實際運營情況,核算車輛實際運營成本,以實際審核結果,對虧損部分由縣財政給予車輛運營補貼,并納入縣財政公共預算。
(三)大力推進城鄉客貨場站功能深度融合。開展農村貨運物流節點體系優化行動。有序推進老舊客運站改擴建,因地制宜增設郵政快遞、旅游集散、物流運輸等服務設施,鼓勵在保障運輸服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開展綜合開發利用。按照標準適宜、經濟適用、因地制宜原則,升級改造公路貨運站場,拓展郵政、快遞、供銷、分撥中心等功能。加強與郵政企業合作,升級改造現有縣級郵政處理中心,完善客運、貨運服務功能,實現站場資源集約利用。按需建設集客運、貨運、郵政、快遞于一體的鄉鎮運輸服務站,支持對轄區內既有鄉鎮客運站、交管站、公路養護站等場所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增設農村物流和郵政快遞作業區,實現多站合一,資源共享。推動有條件的鄉鎮郵政支局升級改造,使之具備貨物中轉、客運服務等功能,提升站點綜合利用效率。鼓勵將客運公交站設置與村級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相結合,實現站點復用。
(四)大力推進運力資源深度融合。推動交郵融合、電商物流等多種形式農村物流發展,大力推廣城鄉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模式。加強建制村通客車與建制村通郵、快遞進村工作的協同推進,大力開展與郵政、快遞企業合作,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普及推廣城鄉客運班車、“村村通” 客車代運郵件快件模式,在保障農村旅客乘車需求和出行安全的前提下,鼓勵推廣應用客貨郵兼顧、經濟適用的新型客運車輛。
(五)大力推進經營主體深度融合。積極培育骨干龍頭企業,推進經營主體整合,支持交通運輸、農村物流和郵政快遞企業加強合作和資源整合,形成“場站共享、服務同網、貨運集中、信息互通”的一體化服務,促進農村物流資源高效集約配置,積極承接縣、鄉、村三級快件運輸業務。
(六)大力推進城鄉客運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增強客運線路服務鄉村旅游能力,積極拓展“運游一體”服務,組織定制化運游模式,支撐全域旅游發展;圍繞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等開通特色客運線路,打造“城鄉客運+旅游、康養度假、休閑農業”等融合發展模式,培育水上旅游、交通文化旅游、景觀公路旅游等交通旅游經濟,鼓勵運游融合新業態發展。
(七)大力推進農村物流與產業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成果,依托縣域特色產業,鼓勵農村物流企業和其它產業深入合作,進一步拓展倉儲、分撥、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物流+”郵政、快遞、供銷、電子商務、特色產業、生產制造、農產品供應鏈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供、運、銷”一體化全鏈條服務保障能力。引導企業因地制宜培育國家級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打造一批網絡覆蓋健全、資源整合高效、運營服務規范、產業支撐明顯的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八)大力推進信息資源深度融合。全面健全三級監管體系,完善制度流程,加大平臺應用。根據縣域實際,積極拓展個性化服務功能。整合相關領域信息數據資源,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促進人、車、貨、站、線等要素的精準匹配,激活農村客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發展,逐步實現城鄉客運、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信息共享對接,促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信息資源的充分整合、高效運轉。
五、工作步驟
(一)啟動準備階段(2023年1月)
搭建組織平臺,成立淮濱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及相關政策,明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工作任務、措施、步驟,形成各司其職、高效配合、快速推進的良好工作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3年2月-2023年12月)
1.示范引領,先行先試。編制淮濱縣城鄉交通一體化整體規劃,選擇具備基礎的鄉鎮,圍繞體制機制、基礎設施、運營線路、運輸信息等“四個融合”,明確具體任務、時間節點、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等快速推進。
2.聯動協調,高效實施。進一步加強與郵政、供銷、商務等部門的溝通協作,以共享站場運力資源,共建運輸服務網絡為重點,完善農村客貨郵基礎設施設備,優化客貨郵服務網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客貨郵樣板模式,切實為農村群眾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促進農村運輸可持續穩定運行。
3.總結經驗,全面推廣??h交運部門對先行示范成功經驗及客貨郵融合發展成效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淮濱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建設標準,推廣典型模式和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動全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
(三)完善提升階段(2024年1月-2024年12月)
持續推進淮濱縣城鄉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工作,對照標準,總結評估,建立完善安全運營管理制度和長效監管機制,促進淮濱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AAAA級及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政府主導、交運部門牽頭組織、多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工作。
(二)突出規劃引領。建立規劃銜接協調機制,強化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規劃的有效銜接,統籌優化綜合交通運輸節點和線網布局,因地制宜規劃縣級農村物流中心、鄉鎮運輸服務站等,強化規劃調控力度,確保規劃落實到位。
(三)強化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爭取上級獎補政策,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縣級公共財政資金保障政策;加強部門協同,推動重大工程落地實施,協力解決推進中遇到的用地、資金、審批等困難。
(四)加強示范宣傳。打造一批創建主題鮮明、富有地方特色,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示范經驗,在全縣范圍內大力宣傳在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工作中的創新舉措、特色亮點、典型事例等,及時總結經驗、交流研討,推廣先進經驗。
附件:淮濱縣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領導小組
附 件
淮濱縣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領導小組
組 長:谷光亞(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副組長:余珂佳(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李菲漓(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政府副縣長)
唐 猛(縣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鄭 偉(縣政府副縣長)
成 員:王林華(縣政府辦副主任科員)
黃昆鵬(縣交運局局長)
符曉健(縣發改委主任)
楊樹海(縣財政局局長)
陳 強(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劉玉發(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孟 剛(縣林業局局長)
簡洪明(縣水利局局長)
李 昂(縣市場監管局局長)
邢 偉(縣城市管理局局長)
魯付森(縣商務局局長)
符加軍(縣供銷社理事會主任)
張 磊(縣公安交警大隊大隊長)
簡彥軍(縣公共交通和道路運輸服務中心主任)
舒 亮(縣郵政公司總經理)
簡 虹(順河街道辦事處主任)
孫 納(濱湖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 濤(欄桿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曉陽(桂花街道辦事處主任)
尹 奧(期思鎮鎮長)
劉 偉(馬集鎮鎮長)
慈 磊(趙集鎮鎮長)
陳炳亞(防胡鎮代鎮長)
劉 坤(新里鎮代鎮長)
任宇寒(臺頭鄉鄉長)
熊璐瑤(固城鄉鄉長)
馬 煉(谷堆鄉鄉長)
張顯坤(王家崗鄉鄉長)
孫裕民(蘆集鄉鄉長)
周 銳(三空橋鄉鄉長)
林 峰(張莊鄉鄉長)
王 鵬(張里鄉鄉長)
劉海波(鄧灣鄉代鄉長)
王 新(王店鄉代鄉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交運局,黃昆鵬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簡彥軍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縣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日常工作。
淮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8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