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公網安備 41152702000118號
豫ICP備09002785號-3
一、農村危房改造的目標
穩定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吃穿不愁,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責任
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行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實行計劃、任務、資金、目標、責任“五到縣”,即項目工程建設的計劃由省直接下達到縣(區)、任務由省直接落實到縣(區)、資金由省直接撥付到縣(區)、目標和責任由省直接明確到縣(區)。
三、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對象
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
四、如何鑒定危房等級
由各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房屋危險等級進行鑒定。
鑒定依據:住建部2009年3月頒布的《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
五、危房等級劃分
《導則》將房屋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B為房屋結構安全和基本安全,能滿足群眾居住需求。C級為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通過維修加固可以滿足群眾居住;D級為承重結構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棟危房,需要拆除重建,才能滿足群眾居住需求。
六、改造方式
4類重點對象C、D級危房列入危房改造對象,其中,C級危房采用維修加固方式改造,D級危房采用拆除重建方式改造。
七、農村危房改造建筑面積標準
新建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1人戶不低于20平米、2人戶不低于30平米、3人戶控制在40-60平米以內;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
需要政策兜底的特困戶,改造房屋面積按下限標準控制。
八、拆舊建新
危改戶屬異地新建房屋的,還要簽訂建新拆舊協議。凡新房建成后,必須及時將舊房拆除,不得以堆放農具、雜物等為由保留舊危房,確保農戶住房安全。
九、補助標準
各類對象補助資金標準由各縣(區)根據本地實際在以下范圍內確定:
1.C級危房維修10000元以內;
2.非建檔立卡的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D級危房改造12000元-30000元;
3.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14000元-40000元;
4.需政策兜底解決住房安全的特困戶,按照改造房屋面積下限標準全額保障。
十、資金撥付
對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特困戶,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按比例足額支付到農戶“一卡通”賬戶,支付時間不應晚于竣工驗收后30日。政府組織統建的,經危房改造戶同意并簽定有效協議,報請縣(區)財政、住建部門批準,可以將補助資金支付給施工隊。農村危房改造要竣工一批驗收一批,完成驗收后及時報縣(區)財政和住建部門撥付資金。
十一、操作程序
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審核要嚴格執行農戶自愿申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審核→縣(區)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審批→組織實施→竣工驗收→資金撥付等程序。
十二、檔案管理
執行一戶一檔的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加快農戶檔案信息錄入,加強對已錄入農戶檔案信息的審核與抽驗,提高錄入數據質量??h(區)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要及時更新貧困戶信息,加強信息比對及信息共享。
十三、質量安全管理
把保障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作為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全面實行基本的質量標準、基本的結構設計、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質量檢查、基本的管理能力等要求,切實提高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水平,全力實現農村危房改造戶住房安全戶戶有保障。
十四、保障安全和基本衛生條件
4類重點對象的農村危房改造要執行最低建設要求,必須達到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改造后應達到當地抗震設防標準。改造后的農房應配套衛生廁所、人畜分離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
十五、組織實施
縣(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施工現場質量、安全巡查,按要求及時組織檢查驗收,所有檢查項目全部合格后方能全額撥付補助款項??h(區)財政局負責按照相關規定及時下撥補助資金??h(區)扶貧部門負責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危房戶更新信息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共享。